时间:2022-10-05 13:34:32 | 浏览:619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郑云歌 威海报道
威海,一座名字与海关联的城市。
伴海而生,因海而兴,向海图强,它成长的每一步都有海相随,骨子里亦融入了海的基因——心胸宽广、开放包容,锐意创新、朝气蓬勃。
地图上,威海如山东省这“雄鹰”之嘴,率先探向海洋。
这里海洋特色鲜明,海岸线长986公里,占山东省的三分之一、全国的十八分之一。
供图:寻山爱伦湾
既然天赋异禀,如何才能优势尽显,做好经略海洋、向海图强的文章?
这一系列“首个”“唯一”,是威海作出的表率、给出的答案——
威海已获批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国家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试点市、国家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国家水产养殖绿色发展示范区,是全国唯一获得海洋领域五个国家级试点示范的城市;
这里拥有全国首个“省部共建”的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
拥有北方唯一的海洋生物科技专业化园区——威海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
远洋产业链规模领跑全省,拥有北方唯一的国家级远洋渔业基地;
在全国率先出台蓝碳经济发展行动方案,打造了全国唯一的海洋碳汇主题园区——蓝色碳谷,引进了首个蓝碳主题院士工作站——焦念志院士工作站和海洋负排放研究中心,在发展“蓝碳”经济方面率先破题……
锐意进取、敢为人先,这是海的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担当。
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海洋就是最大动能、最大优势和潜力所在。看准了这一点,威海在海洋科技创新、发展新兴产业集群、产业提档升级等方面下足功夫。
2021年,威海已启动实施了第二轮海洋强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当年,威海市海洋生产总值达到1215.13亿元,占全市GDP比重达到35.1%。
坚持科学用海、科技兴海、产业强海、生态护海、开放活海“五个导向”,威海正向着创新型国际海洋强市的方向迈进。
供图:寻山爱伦湾
城市面朝大海,海的另一头连接着世界。
威海是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像这样一座规模不大的城市,在对外开放上却有着许多可圈可点之处。
依托近距离优势,在中韩建交前的1990年,这里就开通了中韩第一条海上航线。这里对韩经贸往来密切,有900多家韩资企业在威海投资兴业。
目标不只限于韩国,依靠着产业链集群优势及各级开发区、特色产业园区招商引资主力军作用,目前,威海吸引到的外资企业已经接近1700家,包括美国惠普、日本豪雅、比利时贝卡尔特、德国马夸特等一批全球行业领军企业。
如此多的企业落户,看中的是一个城市的“综合得分”,作为城市“软实力”的一项——营商环境自然也要跟上去。
可以不谦虚地说,威海拥有一流的营商环境,仅以口岸为例,这里通关效率全省领先,进出口环节监管证件减至41种,38种证件实现网上申请网上办理;非查验进出口货物到港口“秒放”,码头作业时间减至10分钟。
一项项数字看似简单,实则背后政府下大气力的“放管服”之决心,这更是威海作为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城市的点滴写照。
近年来,威海市还相继获批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国家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城市、国家级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国家级试点。
可以说,对外开放始终是威海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希望所在。如今,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威海充分释放开放活力和魅力,尽情彰显合作共赢的诚意和胸怀,在对外开放赛道上诠释着新的使命担当。
摄影:丛婕
在不久前举办的第二届韩国(山东)进口商品博览会上,共有世界500强企业现代汽车、三星重工等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参会,规模达到首届的三倍,受到了国内外广泛关注。围绕双循环发展,打造内外融合新平台,一场“国际范儿”盛会,凸显了威海“蓝色活力之都,全球投资首选”之开放格局。
海纳百川,故能成其大。有了人才的云集,方能汇聚城市高质量发展之不竭动力。
为了实现“人才兴威”、广揽博用,威海做了哪些努力?
仅从八月份的几场重要活动就可见端倪:
8月1日,威海市首届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开赛,对获奖的博士后,直接颁发“威海英才卡”,提供30项绿色通道服务;对报名参赛的创业项目,根据创业对接意向协助落实落地区域,并在用地使用、用房补助、项目投资、政府基金支持等方面为创业项目提供“一揽子”支持政策……一系列有含金量的政策措施,是威海市求贤若渴的满满诚意。
摄影:丛婕
8月25日,2022中国威海·国际英才创新创业大会启幕,当天,8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级创业导师被聘任为威海市“引才大使”,其中,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海氏海诺集团首席科学家惠觅宙坦言,近几年威海在引进人才方面做了很多有益探索,未来他也将积极发挥“引才大使”作用,让更多人有机会知道威海、走向威海,在人才引进方面为威海注入高效动力。
历时七届,高规格举办的“英创会”已成为成为威海市深化高质量双招双引、促进高端智力成果转化的重要品牌,搭建起了科技创新合作和人才交流的广阔平台。
纵观全省乃至全国,当前,不少城市的人才竞争已从单纯薪酬待遇的比拼,演变成人才服务环境、成长环境的整体较量。而威海,从硬件到软环境,都可谓尽心尽力。
以实施“人才兴威”攻坚突破三年行动为抓手,除了全面推进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体系建设,扎实推进人才安居工程,人才公寓建设实现各区市、各大产业园区全域覆盖,在为人才提供优质环境的同时,威海市还在省内较早推行重点工程人才“揭榜挂帅”机制和高层次人才创业保险等试点工作,为创业创新人才打造“朋友圈”和“联络站”,扮演了“全方位管家”式角色。
目前,威海市人才资源总量达到66万余人,其中市级以上人才工程专家达到1500余人,累计培育了26名国家级、172名省级领军人才,高层次人才总量、增量连续多年保持全省前列。去年来威就业创业大学生达到2.2万余人,创历年新高。
城市因人才而兴,人才因城市而聚。强大的“智囊团”“人才库”为威海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持久的动力。
胸怀大海,笑纳百川,风雨兼程,不舍昼夜。
深挖海洋资源宝库,敞开胸怀对外开放、招引人才,威海,这座北方海洋之城定将继续拥抱深蓝续写华章,绘就“精致城市·幸福威海”的新画卷。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郑云歌 威海报道威海,一座名字与海关联的城市。伴海而生,因海而兴,向海图强,它成长的每一步都有海相随,骨子里亦融入了海的基因——心胸宽广、开放包容,锐意创新、朝气蓬勃。地图上,威海如山东省这“雄鹰”之嘴,率先探向海洋。
在荣成的版图上,大大小小的海湾交错分布,那一条条优美的海岸线、那一汪汪清澈纯净的蓝,扮靓了这个世界。尤其在艳阳高照时,碧海、蓝天、白云构成美丽的布景,上面的渔港、码头、船舶、游人,以及周围的建筑,都显得无比生动、精彩。 海湾是海岸线的凹进部
近来国家重拳打击教育培训机构,本来觉得跟高校应该没什么关系,但其实教育部的一个文件跟威海密切相关,就是关于“十四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文件里明明白白地写了:对于现存的高校异地校区,本着平稳有序的原则逐步清理规范。威海有两个985高
今年9月份,经过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和中国旅游研究院专家组的综合评定,烟台与长治、呼伦贝尔等20个城市荣获“避暑旅游样本城市”。此外,专家组还根据不同月份评定6月、7月和8月分别达到避暑旅游标准的城市,烟台均榜上有名。“避暑旅游样板城
如果说江苏还有个被忽略的自驾宝藏地,那么盐城东台一定榜上有名。如果你想找个人少景美的沿海自驾胜地,东台不容错过!先来简单地介绍一下东台市。这是江苏盐城代管的一个县级市,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总人口达到113万,是整个江苏面积最大的县级市,而且
防坑秘籍不要去明码标价的大排档和餐厅,不要再景点内吃饭,价格巨贵❗️不要再景区里买银制饰品,假的居多,想买纪念品回去送人可以买小推车上的出门在外,如果遇到过分热情推销饭店的人保持警惕,尤其是出租车司机,很可能是托。交通市外出行:飞机/火车/
在山东省内,威海是与青岛和烟台齐名的滨海城市,也是一座美丽宜人的滨海城市。威海之名我早已如雷贯耳,通过媒体了解和他人之口,得知它是国内宜居城市的天花板,这不免让我对这座城市升起向往之情。山东之旅的第三站,我选择了威海,威海旅行几日,我多数时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定位与追求。这种追求,不断折射出城市的内涵与气质,成为城市向上发展的不竭动力。2018年6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山东威海视察,作出“威海要向精致城市方向发展”的重要指示。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威海市环翠区紧盯建设“精致城市
齐鲁网·闪电新闻12月30日讯“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威海市环翠区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环翠区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攻坚突破,勇争一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科技创
新闻发布会现场 王鹏 摄中新网宁波8月22日电(记者 项菁)浙江宁波地处东海之滨,向东是大海。作为中国对外开放前沿,过去十年宁波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8.9%,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居全球港口第一位,宁波地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数量居全国
来源:【舟山日报-舟山网】岱山夜经济日前被顶流媒体点赞:东海郊野公园开展的“夜集”活动照片,接连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和新华社客户端。见报图片中,星空、草坪、人流,勾勒出一幅欣欣向荣的活力图景。今年5月开园的东海郊野公园,是岱山“海岬公园—鹿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陈蕾 通讯员 支奕今天(9月16日)上午,省公安厅联合舟山市公安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1987.3.20”舟山定海摘箬山特大命案积案侦破工作。1987年3月20日下午,舟山市公安局定海区分局接到群众报案:定海盘峙乡
地处湖南腹地的怀化,不临江,不沿海,但在怀化人心中,始终有一片“海”。面朝大海,拥抱世界,怀化已经迈出精彩的步伐。2月5日,“怀化—北部湾港”铁海联运班列正式开行。当天始发的首趟班列组织35个车皮,主要装载了怀化及周边的重金属矿石、竹木家具
作为一名新时代检察人,龙子湖区人民检察院第三检察部(未成年人检察)检察官助理孙佩佩始终秉承着对未检工作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案释法,关爱未成年人,兢兢业业办好每一个案件,用法律和真情呵护每一位涉案青少年。工作以来,孙佩佩先后获得安徽省维护
11月11日上午,安徽省住建厅召开关于安徽省海绵城市建设和城市基础设施PPP工作新闻发布会。根据安徽省《关于开展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到2020年,省内所有城市及60%以上的县城区基本达到海绵城市建设标准要求。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海绵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