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5 13:34:32 | 浏览:570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郑云歌 威海报道
威海,一座名字与海关联的城市。
伴海而生,因海而兴,向海图强,它成长的每一步都有海相随,骨子里亦融入了海的基因——心胸宽广、开放包容,锐意创新、朝气蓬勃。
地图上,威海如山东省这“雄鹰”之嘴,率先探向海洋。
这里海洋特色鲜明,海岸线长986公里,占山东省的三分之一、全国的十八分之一。
供图:寻山爱伦湾
既然天赋异禀,如何才能优势尽显,做好经略海洋、向海图强的文章?
这一系列“首个”“唯一”,是威海作出的表率、给出的答案——
威海已获批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国家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试点市、国家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国家水产养殖绿色发展示范区,是全国唯一获得海洋领域五个国家级试点示范的城市;
这里拥有全国首个“省部共建”的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
拥有北方唯一的海洋生物科技专业化园区——威海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
远洋产业链规模领跑全省,拥有北方唯一的国家级远洋渔业基地;
在全国率先出台蓝碳经济发展行动方案,打造了全国唯一的海洋碳汇主题园区——蓝色碳谷,引进了首个蓝碳主题院士工作站——焦念志院士工作站和海洋负排放研究中心,在发展“蓝碳”经济方面率先破题……
锐意进取、敢为人先,这是海的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担当。
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海洋就是最大动能、最大优势和潜力所在。看准了这一点,威海在海洋科技创新、发展新兴产业集群、产业提档升级等方面下足功夫。
2021年,威海已启动实施了第二轮海洋强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当年,威海市海洋生产总值达到1215.13亿元,占全市GDP比重达到35.1%。
坚持科学用海、科技兴海、产业强海、生态护海、开放活海“五个导向”,威海正向着创新型国际海洋强市的方向迈进。
供图:寻山爱伦湾
城市面朝大海,海的另一头连接着世界。
威海是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像这样一座规模不大的城市,在对外开放上却有着许多可圈可点之处。
依托近距离优势,在中韩建交前的1990年,这里就开通了中韩第一条海上航线。这里对韩经贸往来密切,有900多家韩资企业在威海投资兴业。
目标不只限于韩国,依靠着产业链集群优势及各级开发区、特色产业园区招商引资主力军作用,目前,威海吸引到的外资企业已经接近1700家,包括美国惠普、日本豪雅、比利时贝卡尔特、德国马夸特等一批全球行业领军企业。
如此多的企业落户,看中的是一个城市的“综合得分”,作为城市“软实力”的一项——营商环境自然也要跟上去。
可以不谦虚地说,威海拥有一流的营商环境,仅以口岸为例,这里通关效率全省领先,进出口环节监管证件减至41种,38种证件实现网上申请网上办理;非查验进出口货物到港口“秒放”,码头作业时间减至10分钟。
一项项数字看似简单,实则背后政府下大气力的“放管服”之决心,这更是威海作为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城市的点滴写照。
近年来,威海市还相继获批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国家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城市、国家级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国家级试点。
可以说,对外开放始终是威海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希望所在。如今,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威海充分释放开放活力和魅力,尽情彰显合作共赢的诚意和胸怀,在对外开放赛道上诠释着新的使命担当。
摄影:丛婕
在不久前举办的第二届韩国(山东)进口商品博览会上,共有世界500强企业现代汽车、三星重工等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参会,规模达到首届的三倍,受到了国内外广泛关注。围绕双循环发展,打造内外融合新平台,一场“国际范儿”盛会,凸显了威海“蓝色活力之都,全球投资首选”之开放格局。
海纳百川,故能成其大。有了人才的云集,方能汇聚城市高质量发展之不竭动力。
为了实现“人才兴威”、广揽博用,威海做了哪些努力?
仅从八月份的几场重要活动就可见端倪:
8月1日,威海市首届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开赛,对获奖的博士后,直接颁发“威海英才卡”,提供30项绿色通道服务;对报名参赛的创业项目,根据创业对接意向协助落实落地区域,并在用地使用、用房补助、项目投资、政府基金支持等方面为创业项目提供“一揽子”支持政策……一系列有含金量的政策措施,是威海市求贤若渴的满满诚意。
摄影:丛婕
8月25日,2022中国威海·国际英才创新创业大会启幕,当天,8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级创业导师被聘任为威海市“引才大使”,其中,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海氏海诺集团首席科学家惠觅宙坦言,近几年威海在引进人才方面做了很多有益探索,未来他也将积极发挥“引才大使”作用,让更多人有机会知道威海、走向威海,在人才引进方面为威海注入高效动力。
历时七届,高规格举办的“英创会”已成为成为威海市深化高质量双招双引、促进高端智力成果转化的重要品牌,搭建起了科技创新合作和人才交流的广阔平台。
纵观全省乃至全国,当前,不少城市的人才竞争已从单纯薪酬待遇的比拼,演变成人才服务环境、成长环境的整体较量。而威海,从硬件到软环境,都可谓尽心尽力。
以实施“人才兴威”攻坚突破三年行动为抓手,除了全面推进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体系建设,扎实推进人才安居工程,人才公寓建设实现各区市、各大产业园区全域覆盖,在为人才提供优质环境的同时,威海市还在省内较早推行重点工程人才“揭榜挂帅”机制和高层次人才创业保险等试点工作,为创业创新人才打造“朋友圈”和“联络站”,扮演了“全方位管家”式角色。
目前,威海市人才资源总量达到66万余人,其中市级以上人才工程专家达到1500余人,累计培育了26名国家级、172名省级领军人才,高层次人才总量、增量连续多年保持全省前列。去年来威就业创业大学生达到2.2万余人,创历年新高。
城市因人才而兴,人才因城市而聚。强大的“智囊团”“人才库”为威海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持久的动力。
胸怀大海,笑纳百川,风雨兼程,不舍昼夜。
深挖海洋资源宝库,敞开胸怀对外开放、招引人才,威海,这座北方海洋之城定将继续拥抱深蓝续写华章,绘就“精致城市·幸福威海”的新画卷。
爱旅游,爱生活。旅游可以放松自己的心情,宽阔自己的心境,你有好久没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忘掉不顺心,迎接新的幸福旅程。我是元元,每天分享最新的旅游资讯。去广元旅游,出高铁站,一定要步行。别问我为什么....随便在老城河边找一家火锅店,吃饱喝
咸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咸宁地处华中腹地,位于长江经济带和京广铁路经济带的“+”字型发展交汇处,是铁路中部崛起“两纵两横”和湖北“两圈一带”战略规划的重要区。长江黄金水道,京广铁路、京广高铁,七条高速公路、两座长江大桥使咸宁加快形成中部区域性
河南经济报 记者 石桂林 通讯员 李斌2月7日,源汇区城市发展服务中心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召开年后收心及2022年上半年工作安排部署会。会上,该中心党组对全体干部职工在春节期间坚守岗位,“以舍小家保大家”的工作精神,坚守“三无”小区疫情卡点值班
11月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在京共同发布《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9:超大、特大城市:健康基准与理想标杆》,对我国内地和港澳台地区291个城市的综合经济竞争力进行评价研究。在这份报告中,濮阳成绩亮眼,濮阳城
10月12日,芜湖市镜湖区委副书记、区长鲁先贵利用中午时间,带队赴渡春路、吴家花园和杨家巷等处,率先垂范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行走镜湖”工作,通过实地步行,现场查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维护、环境卫生、秩序管理和立面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短板,
好消息!1月6日,科技部发布关于支持新一批城市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通知,我市进入新一批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城市名单。新一批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城市名单东部地区保定市、邯郸市、宿迁市、淮安市、温州市、台州市、淄博市、威海市、日照市、临沂市、德州市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园区是加快发展的重要载体。眼下,宣城市宣州区上下处处呈现着大干快干的场景,“六大攻坚”之一的平台提质攻坚立足园区聚焦发力,创造了接二连三的发展机遇,实现了一个又一个新突破。企业扩建快马加鞭日前,走进宣州经济开发区,干净
河北共产党员网邢台讯(记者毕立峰 通讯员车荣光)邢台市桥东区隶属老城区,辖区面积11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4万,主要集中在城市社区;辖1乡2镇1办5个街道,有农村、社区党组织132个。今年以来,该区围绕“创新城市基层党建,推动城市建设发展”
榆林位于陕西省北部,系陕、甘、宁、蒙、晋五省区交界地,在古代是极具军事色彩的军事重镇,而近年来由于榆林发现了大量能源矿产,被誉为“中国的科威特”,目前GDP排名全省第二,今后的发展潜力无限。但是,此地也同时是中国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的地区,是黄
今日(10月10日)上午,位于珠江河畔、毗邻琶洲会展中心的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琶洲城市候机楼正式开门迎客。琶洲城市候机楼位于广州市海珠区会展东路1号香格里拉大酒店,距琶洲会展中心仅500米,距白云机场35公里,车程约30分钟,近地铁8号线。店内